8月2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集中接收申请项目的评审结果,我院6项课题获批立项,其中:面上项目3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得资助的直接经费合计217万元。
苏醒博士申报的课题《新城市旅游主客交互行为的时空特征、机制与效应研究》获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该课题基于微观视角选取新城市旅游典型案例地,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扎根理论、参与式制图、空间分析、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半结构访谈等混合方法设计,探索新城市旅游主客交互行为的类型构成和时空特征;构建新城市旅游主客交互行为的测度模型,揭示个体、情境和地方因素对主客交互行为的作用机制;探究新城市旅游主客交互行为对城市空间重塑和旅游社会可持续性的影响效应,对新城市旅游趋势下本地居民-微观地方-外来访客的微观人地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孙宁副教授申报的课题《组织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个性化契约的构念、形成机理与效用机制研究》获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该课题针对组织平台化转型的阶段性和员工的自主性差异,首次将个性化契约引入组织平台化转型情境,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同步转型问题,从协商发起者视角出发,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对处于组织平台化转型不同阶段的企业员工开展三个专题研究,以探究组织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个性化契约的构念、形成机理与效用机制,为解决组织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同步转型问题提供参考。
张贝乐博士申报的课题《“不假思索”还是“深思熟虑”——决策双系统视角下的游客低碳消费行为信息框架助推机制研究》获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该课题基于决策双系统模型视角,旨在探究非惯常环境下的信息框架在个体启发式与分析式系统当中对游客在地低碳消费行为的作用,梳理影响游客低碳消费行为的信息框架与内外部调节因素,设计情境实验以及离散选择实验,构建信息框架在两种决策系统下影响游客在地低碳消费行为的助推机制。本研究在理论层面有助于揭示非惯常环境下信息框架影响游客低碳消费行为的认知黑箱,在实践层面旨在建立游客在地低碳消费行为的信息助推机制。
马晓龙教授申报的课题《外部资本胁迫乡村旅游地发展的效应测度、关系模拟与嵌入机制研究》获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立项。该课题将胁迫生态学理论应用于外部资本介入下的乡村旅游发展过程,多视角解释旅游地域系统受干扰下的运行机制,通过扎根理论方法识别主控干预因子,评价外部资本胁迫乡村旅游地发展的效应水平,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和数理建模方法,有望归纳特殊要素(外部资本)作用(胁迫)于乡村旅游地域系统的发生演变规律,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旅游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旅游模式”提供新的视角。
毕建武副教授申报的课题《多源多模态数据情境下基于联邦学习的旅游需求预测方法研究》获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立项。该课题结合我国旅游业及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以及政府、企业面临的旅游需求问题为实际背景,基于深度分析旅游需求预测、联邦学习、深度学习等最新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学术思想及局限性提炼出研究课题,该课题的研究具有探索性、挑战性、创新性和前沿性,在理论方法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李春晓教授申报的课题《数智赋能的旅游记忆营销:理论、机理及策略》获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立项。该课题聚焦于数智信息如何吸引旅游流量并促进消费转化,创新性引入记忆可塑的理论视角,拟构建数智赋能的旅游记忆塑造理论框架,解析不同类型数智信息对整体记忆与峰值记忆的塑造路径、以及不同的记忆塑造对旅游者后续决策的影响机制,以期提出更切实可行的记忆营销策略,为旅游目的地营销及在线平台推送服务的优化升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指引下,我院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大旅游学科交叉特色的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改革力度,推出系列科研改革举措。此次获批的6项课题,涵盖了旅游大数据、旅游人工智能、旅游行为经济、乡村旅游发展等多个交叉领域,针对旅游市场动态、消费者心理、组织变革等核心问题,开展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创新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将进一步促进我院旅游与休闲科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新文科”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立项项目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