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1年集中接收期申请项目的评审结果,我院4项课题获批立项,其中:面上项目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得资助的数量居全校文科学院第三位。今年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项目数目为历史上年度最高获批数量的2倍,获得资助的直接经费合计136万元。我院获批资助率高达50%,显著高于全国平均15%左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率。
此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成效,是学院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大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改革力度。新引进的青年教师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中坚力量。学院先后推出了旅游管理一流学科建设战略、南开旅游大讲堂学术交流品牌、青年教师科学研究持续资助制度、国家基金申报四步策略、科研氛围提升化策略、学术影响显性化策略等;先后邀请了近10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专家、富有科研项目申报经验的青年教师等高水平专家,就我院各类课题申报的选题优化、内容设计、方案改进等内容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指导。相关改革举措不仅壮大了科研力量,激发了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也切实解答了青年教师课题申报中的疑惑。
马晓龙教授申报的面上项目“社区主导型乡村旅游地生成演化的时空特征及其组织模式响应”,选取具有社区主导特征的典型案例地,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对乡村旅游地时间演化过程和空间成长特征进行还原和表征,归纳和搭建驱动乡村旅游地成长和演化的动力机制模型,并从精英作用、环境特征相互影响的角度对模型进行解释,探索以社区干预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发展优化方案,探索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旅游方案”。
妥艳媜副教授申报的面上项目“人工智能技术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机理与提升策略研究”,聚焦人工智能和旅游者幸福感两大国家战略主题,针对“十四五”规划智慧文旅战略目标,通过研究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影响旅游者幸福感的因素,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内在影响机制,进而提出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旅游者幸福感的路径和策略建议。
青年教师毕建武博士申报的青年科学基金“概念漂移下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旅游需求迁移集成预测方法研究”,在充分考虑旅游需求在移动数字时代所表现出新特征的基础上,依据国内外旅游需求预测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和管理决策实践提炼出来的研究课题。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包括:概念漂移下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旅游需求预测理论框架构建、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旅游需求预测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基于旅游需求预测指标体系的历史概念数据中有效知识提取方法、基于历史概念中有效知识的旅游需求迁移集成预测方法、实证检验及应用研究。
青年教师易柳夙博士申报的青年科学基金“消费者社会化视角下旅游消费行为的反向代际影响研究”,基于消费者社会化视角和混合研究设计,主要研究旅游消费行为中反向代际影响的驱动因素、过程机制和影响效应。
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团队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工作环境,大大提升了旅游管理学科发展的潜力。此次我院国家自然基金立项取得可喜成绩,将进一步促进旅游管理一流学科建设,为学校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立项项目清单: